农场鸭子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阶段
购雏时间:晚稻收获前40天左右购回雏鸭。
育雏方式:采用小栏分隔方式,室温保持在20℃~26℃,地面垫上松软的稻草。
管理要点:定期用手轻拨雏鸭,防止扎堆睡眠时被挤死。
饲养管理
15日龄:逐渐将雏鸭放入小水池内训练,下池时间由短到长,上岸后及时补喂饲料。
30日龄:在小田放养,周围插上彩色布条或塑料食品袋防止鸭子跑出范围。
放养要点:从早熟的稻田开始,逐步向迟熟的稻田移动放养,田中适量放水供鸭自由觅食,晚上将鸭群赶到棚周围过夜,并适当补喂饲料。
温度条件
初生雏鸭:温度控制在28~32℃,每周下降2℃,直到降至20℃为止,采用人工给温,逐步降温。
饲养密度
初生雏鸭:饲养密度一般控制在25只/平方米。
4周龄:饲养密度减小到7~8只/平方米。
分群管理
针对每批雏鸭中的强弱个体,进行分群管理和不同的饲养待遇,确保群体均匀发育。
注意事项
不宜在深草、大坎等处放养鸭子,防止受到蛇、黄鼠狼等侵害。
秋季鸭子产蛋较多,可以选择留一部分体质健壮的个体越冬产蛋。
饲养过程中,应先饮水后开食,不宜先食后饮。
鸭种选择
选择可以进行圈养的品种,外观无伤病,进食正常,抗病能力强的鸭子。
放养时间
根据鸭子品种,一般圈养的鸭子最适合放养的时间是四月的中旬到十月底,此时野草丰盛,鸭子可以食用各种青草、野菜、野果和虫子等。
养鸭场选择
选择土壤和水资源较好的地方,如果园,放养的鸭子可以控草,并为果树提供肥料,改善果园环境。
鸭舍建造
鸭舍应建在靠近放养地点的地方,每六到七只鸭子建立一个鸭舍,鸭舍内要放置饲料和水源容器。
喂食
饲料分为浅色饲料和深色饲料,以混合饲料为主食,适量添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饮水设备要干净卫生,每天更换新鲜水。
疾病防治
保持空气清新,做好鸭舍的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和饮水也要注意卫生防护。
根据不同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农场鸭子,确保其健康成长和高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