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逃逸是指在 脱硝过程中,未参与反应的氨气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现象。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通常会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脱硝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向烟气中喷入氨或尿素等还原剂,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氨未能完全参与反应,从而逃逸到大气中。
氨逃逸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
脱硝系统设计不合理:
例如,氨喷枪的分布不均或烟气流速不均匀,导致氨在烟气中的局部浓度过高,从而增加氨逃逸的可能性。
操作失误:
包括不正确的操作程序或意外泄漏,也会导致氨逃逸。
设备故障:
如阀门、管道或密封不良,也会引起氨逃逸。
氨逃逸不仅加剧了设备的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还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控制氨逃逸对于环保和工业排放控制至关重要。衡量氨逃逸程度的指标是氨逃逸率,通常以ppm(百万分之一)或mg/m³为单位,表示逸出的氨气量占进入系统的总氨气量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