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怎么养殖蚯蚓

冷知识 · 2025-01-04 21:15:28

大棚养殖蚯蚓的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选择畜禽粪便丰富、排水方便、有水源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

小规模饲养可利用空闲场地,大规模养殖则需要安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并建造贮粪池、蓄水池(或深井)及堆粪场地。

大棚建设

大棚宽度一般为5米,长度30-60米,中间走道0.7米左右。

如果使用翻斗车送料,则宽度为1米。走道填高0.3米左右,两侧蚓床宽2米,外侧开沟以便排水。

粪料发酵

牛粪需堆放发酵5-10天,期间翻堆混匀,含水量控制在30%-40%。

猪粪需与5%-10%的碎稻草或其他草料混合后堆高1米左右,发酵7-10天,翻堆2-3次,直至松软状。

蚯蚓放养

蚓床做好后,将发酵好的猪牛粪放入蚓床内,料堆放高度约20厘米,靠中间走道一侧留出20厘米空间用于放养蚓种。

放养前先浇湿蚓床,将带有粪料的蚓种侧放在猪牛粪边。

饲料与投喂

常用饲料包括垃圾、牛粪、猪粪、羊粪、鸡粪、豆腐渣及杂草、树叶、木屑等,可适量添加蛋白质添加剂。

饲料应分层堆置,每层6-7厘米厚,每铺3-5层浇一次水,发酵后上下翻动1-2次,直至呈咖啡色。

温湿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夏季需采取降温措施,如遮光、洒水、加盖隔热层等,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5℃。

适宜的湿度为60%-80%,通过浇水控制湿度,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密度控制

最佳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8-3.1千克或每平方米2万条,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高。

引种与繁殖

引进优良品种的蚯蚓,如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以提高繁殖率和产量。

日常管理与维护

定期检查蚯蚓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蚓床,保持环境清洁。

根据蚯蚓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调整饲料和温湿度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大棚内成功养殖蚯蚓,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