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的熔点主要包含三个特征温度:
变形温度DT:
灰锥尖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某些高熔点(一般是ST大于1400℃)的煤灰,在升温过程中会出现在低温度下灰锥尖开始微弯,然后变直,到一定温度后又弯曲的现象,第一次弯曲不是灰锥局部熔化而是由于灰分发生热分解而造成,故不算,应以第二次弯曲的温度为DT。
软化温度ST:
灰锥弯曲至锥类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在后一种情况下,无论试样体积是膨大还是缩小,只要眼睛观察到它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底长就算ST。在锅炉和气化炉设计中,一般采用软化温度ST作为灰熔点。
流动温度FT:
灰锥熔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
此外,煤灰的熔点与煤灰成分有关,例如氧化铁含量越高,煤灰的熔点就越低;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煤灰的熔点就越高。在我国13个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中,出产的煤灰的熔点大于1250度的有晋北煤炭基地的平朔矿区出产的煤,因为煤灰中的氧化铝含量较高,在40%-48%之间,因此煤灰熔点为1450度以上。
综上所述,煤灰的熔点不是一个固定的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煤灰成分和含量。在实际应用中,设计锅炉和气化炉时,一般采用软化温度ST作为灰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