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马蝗(水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池的宽度约3米,深度约1米,长度根据场地大小决定。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以防外逃。
池底处理
池底放置石块、树枝等供马蝗栖息。
底部可放一些有机物质如猪牛栏粪,增加泥中的有机质。
饲料投放
主要饲料包括田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
每周投放一次动物血液,血块不能含盐,可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要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
夏季高温要注意适当换水,防止水温过高影响马蝗生长。
防逃措施
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高度约80-90厘米,内侧抹成麻面。
引入天敌
注意防治天敌如田鼠、蛙类、黄鼠狼、小龙虾、蛇等。
越冬管理
冬季马蝗会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
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
养殖棚建设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
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马蝗卵,棚内可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
繁殖与孵化
雌雄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卵期约10-14天。
孵化时要保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卵在25℃左右可快速孵化。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疾病扩散。
可使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方法,比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灯光诱捕。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合马蝗生长的养殖环境,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