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生蛋小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驯、体型较小、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耗料少、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成母鸭2年内留优去劣,第3年全部更新。
饲料配制及配方
饲料应包括谷物类(如玉米、稻谷)、饼粕类(如豆粕、菜子饼)、鱼粉或豆粉、贝壳粉、食盐和多种维生素。产蛋期参考配方:玉米45%、米糠20%、麸皮6%、豆饼10%、鱼粉10%、菜籽饼6%、贝壳粉1%、骨粉1%、食盐0.5%。
饲喂方法
雏鸭出壳后12~24小时内进行饮水,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六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每天喂6—8次,喂至1月龄。保温:第一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27~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放水:1周内放水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水温不低于15℃,以后逐渐延长。
适时开产
蛋鸭开产时间为150日龄前后,控制青饲料,120日龄后逐渐增加喂食数量,提高饲料质量。产蛋期要保证每天有16~17小时的光照,强度为5~8lx。
饲养密度
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20~25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雏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
光照管理
1~3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夜间熄灯1小时,以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直到采用自然光照。产蛋期要保证每天有16~17小时的光照,强度为5~8lx。
温度控制
蛋鸭的最佳产蛋温度是在10℃到20℃之间。冬天来临时,鸭舍周围可以用草帘围严,用以防止冷风侵袭。棚内地面厚垫干软茅草、稻草等物,确保鸭腹部不受寒。
消毒与防疫
定期对蛋鸭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鸭舍铺垫新鲜干稻草6cm厚,保持干净,要勤更换垫草。在鸭舍靠墙一边设产蛋箱,垫上新鲜软稻草3cm,训练母鸭在产蛋箱产蛋。
公母搭配
适当多配养一些公鸭,使之相互追逐,增加鸭群运动量,提高产蛋率。
淘汰与更新
定期淘汰老弱病残和低产鸭,留下生产性能好、体格健壮的母鸭,保持鸭群的高产蛋性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蛋小鸭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