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坑中养殖甲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放养密度
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放养时甲鱼食性下降,反而不利于生长。
建议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8-15只每平方米较好。
水质管理
甲鱼用肺呼吸,对水体溶氧、氨氮等指标要求不高,但在高温环境下,亚硝酸盐、硫化物、有害藻类容易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生病。
适时用生石灰、过磷酸钙、育藻肥水素等调节好水质,并保持弱碱性,对甲鱼的生长有利。
好的水质可以及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分解有害物质,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浮游生物可以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甲鱼互相撕咬,碱性水对甲鱼增加活动力、提高食欲、增强抗病力非常重要。
投料管理
甲鱼会过度吃食,投料时一定要掌握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一般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每天投2次食,分别在早上5-6点,下午点为宜。
饲料要保证质量,并根据天气、吃食情况具体调整。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检查防逃设施,观察甲鱼活动力,注意甲鱼常见病如白斑病、肠炎、红脖子病等的预防与治疗。
在养殖甲鱼时,还要做好水稻的管理工作,控制好温湿度,防止水稻品质降低、产量不足。
池塘建设
甲鱼池的建设要选择在安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接近电源、水源且无污染的地方。
甲鱼池可以是东西向长方形,塘底可以掺一些沙土,塘边和池边要分别建设晒台和饲饵台,四周要建好高度在1米左右的防逃墙。
苗种放养
龟苗的来源可能是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的,也可能是市场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龟。
在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等到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决定,亩投2~3龄幼龟100~150kg,最多不得超过200kg。
饲料投放
甲鱼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吃鱼、虾、蚌、蛤等水产品,也爱吃一些植物性饲料。
可以采用天然的饵料,如到周围的饭店、食堂收集丢弃的畜禽、内脏、残脏、下脚料等。
在乌龟常吃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后混合投喂。
调节水质
利用田螺、河蚌、水蚯蚓等底栖生物对底泥的净化改良作用。
促进上下水体交流,促使底泥再悬浮再释放,设置增氧机。
定期施用池底改良剂,如过硫双氧改。
疾病防治
每天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当发现甲鱼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理,避免影响甲鱼的正常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在土坑中成功养殖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