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深翻曝晒后碎土耙平,做成宽1-1.3米的畦,畦面按15厘米的行距开沟,作苗床用。
育苗繁殖
播种:在育苗地上按30cm行距,开深5cm左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进沟内并覆土3~4cm,保持土壤湿润。一般40~50天可出苗。
压条:将枝条弯曲至地面埋入土中,上覆15厘米沙质土,枝条先端露出地面,生根后将压条与母株分开。这种方法适合在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芽萌动前进行。
扦插:在5月中、下旬进行扦插。在优良母株上剪取枝条,长15-20cm,保留2~4片叶子,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扦插后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移栽定植
育苗第2年即可移栽,时间宜在3-4月初或11-12月间进行。按株行距2.5-3米开穴,穴宽0.5-0.7米,穴深约0.5米。穴内施腐熟人粪尿和土杂肥,并加入少量磷、钾肥。每穴定植一苗,栽后覆土到穴深一半时,将苗缓缓向上提一下,使苗根理直舒展,然后覆土踏实浇水。
田间管理
施肥:定植后到成活前,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一般不需浇水,但要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早春芽萌发前,施1次人粪尿,数量视植株大小而定。2-3年的小树,每株用肥5千克左右;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10-15千克。开花前再施肥1次,每株施土杂肥10-40千克,以促进多孕臂。开花后增施一次磷钾肥,每株施过磷酸钙1-2千克,再撒草木灰1.5-2.5千克,有利于果实增大饱满,并可减少落果,提高产量。秋末冬初,再施过冬肥,每株施厩肥、焦泥灰或垃圾18-20千克,并培土予植株基部,以利保暖防冻。
整枝:冬季落叶后到翌春发芽前,进行适当修剪。幼树在离地1-1.3米高处,剪去顶心,促使分枝。老树适当剪去过密或重叠枝条,保留健壮、芽胞肥大的枝条。同时剪去有病虫害的枝条,并将病枝集中烧毁。
间作:成片种植吴茱萸,前几年植株矮小,株间空地多。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可在林地套种落花生、大豆、番薯等作物。
更新:健壮的吴茱萸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但植株生长到后期,长势逐渐衰弱,结果减少,产量下降。树干本身也往往被虫蛀空,容易折断、桔死。此时,老树根际已抽生不少幼株,故可砍去老树干,保留一棵健壮幼株,使之长成新的植株。
采收加工
吴茱萸移栽后2-3年开始开花结果,5-6年大量结果,健壮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采收时间因品种而异,约7月上旬到8月上旬,当果实由绿转为橙黄色时就可采收。选晴天上午有露水时,将吴茱萸果穗成串剪下,注意不要折断果枝,以免影响来年开花结果。三年生树,每株大约可收鲜果2-5千克,6-7年生树可收10-15千克。摘下的果实,放阳光下曝晒,并经常翻动,晚上收回摊开,忌堆积。连晒7-8天即可全干。也可用60℃以下低温烘干。干后用手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然后筛去果柄、杂质即成。一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