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怎么养殖水塘

教育巴啦啦 · 2025-01-04 23:32:07

鲈鱼养殖水塘的方法如下:

建设池塘

面积:鲈鱼养殖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1-5亩为好,水深约1.5米。

水质:水质要充足、清新、无污染。在鱼苗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使用生石灰80-100公斤进行消毒。

设施:池塘周围要有充足排换水源,保证池塘内水质干净清洁,没有污染。池塘周围最好有方便的交通,这样有利于饲料的运输和成品鱼的销售。同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鱼苗放养

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放养的鲈鱼密度为2000-2500尾。若投放密度过大,养殖过程中不仅容易发生鱼病,而且会严重污染水质。可以在鱼塘中放入100尾鲫鱼,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暂养:如果鱼苗比较脆弱,可以先将鱼苗暂养在网箱中,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暂养3000尾鱼苗,待幼苗长大一些后再放进养殖池。

水质管理

换水:鲈鱼在养殖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若条件允许,每天换掉池中30%左右的旧水。同时需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准备好增氧机和增氧剂,使水中含氧量达到5毫克以上。

消毒:在放苗前,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确保水质无污染。

施肥: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病害防治

投喂新鲜饵料:防止眼球白烛症的出现。

使用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饲料与投喂

饲料类型:鲈鱼主要以低值杂鱼为食,也可以辅以人工配合饲料。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渐从鱼浆过渡到切块或颗粒饲料。

投喂量:每天的进食量为鱼体重的15%,分三次进食。在临时喂食期间,定期喷洒维诺众养菌进行调水,活水。

日常巡查与管理

增氧: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启动机器增氧,发现池水不好时及时排水换水,保持水体新鲜。

巡查:每天做好池塘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鲈鱼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鲈鱼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的清新和溶氧的充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定期消毒和合理投喂也是预防疾病和保证鲈鱼生长的关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