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田地进行养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轮作养殖
结合农田和养殖池塘,在休耕地上养殖青蛙、鳖、鸭、鹅等动物。
使用堆肥方式促进农田的肥力和水分循环,养殖水产品的粪便可以作为堆肥的“食材”,为田地提供营养,促进农作物生长,形成良性循环。
水产养殖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好、平坦向阳的田块。
在进水口处开挖鱼函,深度为0.8-1.0米,面积约为田块面积的8%-10%。
在田块中间开挖宽约1.0米,深约0.6米的“”字形或“目”字形鱼沟,并保证鱼沟与鱼函相连通。
利用挖鱼沟、函的田土加高、加固田埂,保证田块蓄水高度能在0.6米以上。
种植与养殖结合
在荒地里种植杨树等快速生长的树木,几年后便可成材,带来经济效益。
种植其他苗木如绿化苗木、香花槐等,虽然栽种费事,但一旦成活,管理成本较低。
中草药种植,部分中草药生长旺盛,可以消耗杂草,减少管理投入。
环保与合规性
选址应符合当地政府关于养殖业发展的规划,确保不在限养区或禁养区养殖。
养殖场需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养殖粪污的环保化处理和消纳能力。
办理用地合规手续和环保手续,包括卫生防疫、环保许可、特种养殖许可等。
具体养殖建议
养鱼: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鱼类品种,合理规划鱼塘,留心水质和饲料管理,稳定获得收入。
养鸡: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鸡品种,掌握饲养技巧,利用鸡粪作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养兔:兔肉市场需求量较大,投入较少,风险较低,可以销售兔肉、兔毛、兔粪等。
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牛羊粪,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蓄水保肥能力。
深耕土壤,改善土壤肥力,适合种植菜园等肥力需求较高的作物。
种植豆科作物,提高土壤含氮量,改良土壤结构。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荒田地上实现高效、环保的养殖,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