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菊的养殖方法如下:
播种时间
雪菊通常在春季4-5月份进行播种,一些地区可以适当提前到3月下旬播种。
种子处理
将种子在25°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3-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并促进发芽。
播种深度为0.8~1.0cm,使用松散的土壤或细沙作为培养基,并将种子搅拌均匀然后铺开。
育苗
采用塑料大棚育苗,用硫磺粉、敌敌畏和锯末均匀撒在棚内,密闭棚使棚内温度达到20°C以上保持48小时。
营养土的配制:肥沃的熟土、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份干净细沙、加入尿素0.5kg/m³、二铵1.5kg/m³、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1000倍液5~6混合均匀待用。
苗床建造:做成1.2m~1.5m宽、6m~8m长的小畦,畦之间留25cm宽、15cm高的畦埂,将营养土均匀的铺置于畦内,播前苗床用小水浇透,落水后可播种。
播种及苗床管理: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g,将浸好的种子均匀的拌上细沙(或细土)后撒播,力求均匀,播后覆盖0.3cm~0.5cm的细土,覆盖地膜保温。播种后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C,种子开始顶土时揭去地膜。如苗床稍干可用喷壶淋水,以保全苗。待幼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8~25°C,夜间控制在15~18°C,并在每天上午的11: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17: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柔弱。2片真叶时,间苗,间去病苗、弱苗;定植前5~7天进行低温炼苗。
定植
试验地选在巴里坤县花园乡南园子村观光园。雪菊幼苗移栽时,要选择平坦,阳光充足的背风,深层土壤,肥沃的土壤以及中性或弱碱性的沙质土壤。移栽前可以在土壤上耕25-30厘米,施用足够肥料。当幼苗长成6或7片真叶时,以25.0cm×40.0cm的行距进行移植。
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耕种疏松压实的土壤,除杂草。耕作和除草的频率取决于土壤压实度和杂草的程度。在每次大田耕作期间,均应注意不要损坏雪菊的茎皮,同时应在雪菊的根部耕种土壤,以防止植物倒伏。
打顶摘心:雪菊打顶和摘心,此操作可以促进侧枝生长,雪菊开花前进行两次摘心,幼苗高度约为15.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打顶,摘除顶部生长点,并保留底部的三到四片叶子以促进分支。当侧枝长到10.0~15.0cm时,进行第二次打顶,去掉侧枝的顶端,并保留下部4片叶子。
水肥管理:肥料和水管理应遵循“少量多次,全面营养”的原则,并根据干湿土壤和天气情况合理控制浇水量。在开花期,水必须满足雪菊花的生长和发育。雪菊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低,会加快单花凋谢;但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病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养殖雪菊。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施肥和浇水,并进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雪菊健康生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