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退是什么意思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5 00:54:59

单位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是一种在单位内部实行的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具体来说,内退是指员工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由于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或其他原因,企业要求这部分员工退出工作岗位,但在单位内部仍保留劳动关系。内退人员不需要每天上班,但每月可以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同时单位会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直到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内退的主要特点如下:

保留劳动关系:

内退人员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他们并没有正式退休。

不在岗:

内退人员虽然保留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不再承担日常工作职责。

领取内退费:

内退人员每月可以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或内退费。

继续缴纳社保:

单位会继续为内退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直到其正式退休。

年龄界限:

单位通常会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比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

自愿申请:

内退一般需要员工本人提出申请,并经过企业领导批准。

需要注意的是,内退并不是真正的退休,而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内退人员的养老金可能会比正式退休的人员少一些,因为他们在内退期间没有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单位也继续为其缴纳社保费用。

内退政策通常在企业改制、重组或减员增效等情况下出现,旨在安置那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同时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