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中杀虫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清塘消毒
清除虾塘底部的有机质残渣,如投料时剩下的饵料残渣、对虾消化后的排泄物及各种生物尸体等,以改善虾塘生态环境。
每年成品虾收获后,敞开闸门排尽虾塘里的水,然后封闭闸门暴晒塘底,直到塘底干燥裂口为止。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生石灰与底泥一起压紧压实,以消灭有生害虫。
在放苗前半个月,将池塘灌水深度至30厘米左右,每亩虾塘用富氯1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方法是让富氯充分溶于水后均匀泼洒在水面,一个礼拜后便可洗塘、肥水。
隔离患病对虾
一旦发现对虾出现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如游得很慢、经常在池塘边停留、身体部分变浑浊等,应立即将患病对虾与健康对虾分开,使用网箱或病害隔离池进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传播。
使用杀虫剂
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如乐果、氧化氢、氰尿酸等,不同虫害要选择不同的杀虫剂。按照杀虫剂的合理用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对虾体造成伤害和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风险。
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把药剂集中喷洒于某一区域,造成浪费和不均匀。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条件适宜对虾的生长。同时定期更换水体,使用芽孢先锋和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减少病原体和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通过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增加曝气设备等方式,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充足,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内服药饵
内服乐畅桉树精油、消炎驱虫药物,配合华水安和VC,洗鳃等,以驱除对虾体内的寄生虫。
使用抗菌杀虫药物
如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可以通过口服或浸浴的方式给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虾的细菌性疾病,如红腿病、烂鳃病和甲壳溃疡病等。
综合措施
在杀虫过程中,注意增加氧气供应,防止虾体出现应激反应。同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水体,使用芽孢先锋和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减少病原体和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对虾养殖中的虫害问题,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