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河蟹时,种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为河蟹提供食物、栖息地和蜕壳的场所。以下是几种常见水草的种植方法:
伊乐藻
种植时间:一般在11月至1月底进行,因为伊乐藻耐低温能力强,发芽早且长势快。
种植方法:
连根移栽:在冬季干池后,将伊乐藻的根茎切成15cm长,每10株一束,穴距2m,插入泥中,每亩用草种20~25kg,行距5~8m,中间夹种其他水草。
草茎插入:将草茎切成15cm长,插入泥中,行距5~8m,中间夹种其他水草,待草成活后逐渐加水至浸没草的顶端10cm。
轮叶黑藻
种植时间:
芽苞种植:在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进行,选择晴天播种,每亩池塘种1000g,按行株距50cm插入泥中,或拌泥沙撒播,5~10天开始发芽。
营养体繁殖:在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cm,将轮叶黑藻切成长10cm的茎节,每亩均匀泼洒30~50kg,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加水至15cm深。
整株种植:在5-8月进行,将轮叶黑藻整株插入泥中或抛撒于池中,加水至15cm深。
苦草(扁担草)
种植时间:在清塘后放苗前进行,即12月至翌年2月底。
种植方法:
茎秆插栽:将苦草切成15~20公分长,插入土壤中3~5公分。
堆草土压法:将一把苦草放于栽草部位用泥土压于其上。
总体布局与维护
布局: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池塘内要保持水草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深水区以栽植沉水植物及浮叶和漂浮植物为宜,浅水区以栽植挺水植物为佳。
维护:水草生长的好坏取决于发芽率和根叶的长势,维护重点是稳定并促进水草根系的生长,定期泼洒水草护理产品,保持水质清净和透明度。
其他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采用塑料薄膜、水泥板或聚乙烯网片围栏,防止河蟹逃逸。
清塘消毒: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用量75公斤,以杀灭敌害生物和改良池底。
投饵:河蟹的投喂方法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相搭配,避免长时间喂单一饲料。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种植和维护水草,为河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