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养殖鲍鱼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品种选择
九孔鲍:壳形完整、无缺裂,长椭园形,呼吸孔6至9个,外壳呈褐色、红棕色或2种颜色相间,螺肋与生长线细密,珍珠层较厚且富有光泽,足部淡黄色,肌肉富有韧性,伸展有力。
杂交鲍(黑鲍):壳形完整、无缺裂,稍长椭园形,呼吸孔3至5个,壳色为绿褐色,壳纹为不规则的皱褶状突起,珍珠层银白色带红绿珍珠光泽,足部棕黄带深色条纹,肉质细嫩,肌肉富有弹性,伸展有力。
杂色鲍:壳形完整、无缺裂,长椭园形,呼吸孔6至9个,壳色为赤褐色,螺肋明显,生长线细密,壳内层有银白色珍珠层且有光泽,足部淡黄色,足部骨肉富有韧性,伸展有力。
养殖条件
养殖场选择:选择水质干净无污染,盐度较高且稳定,海区水流交换好,海水抽取方便的地方进行建设。适宜的海水盐度在27‰至34‰,溶解氧应达到5mg/L以上。
水质:海区吊养时,选择水流畅通,水质符合二类海水水质以上条件,水质清澈、盐度较高且稳定,水温不会发生突变,能够抗风浪的内湾。
人工措施: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应上置遮阳网,需对养殖池的水体进行充气,并要求进行流水式养殖,日换水量为水体总量的2至4倍。
人工育苗
选择个体健壮、无创伤、性腺成熟饱满的亲鲍进行鲍苗的培育管理。育苗水温应分别控制在九孔鲍的22℃至26℃、杂交鲍(黑鲍)的18℃至25℃、杂色鲍的20℃至26℃之间。
商品鲍养成
九孔鲍和杂交鲍(黑鲍):可采用陆上工厂化养殖和海区吊养两种模式,主要饵料为江蓠、海带。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残饵、病鲍及杂质。
杂色鲍:主要采用自然海区增养殖,选择海水清澈、潮流畅通、无污染、藻类饵料生长丰富的区域,养殖密度以不超过300粒/平方米为宜。
采收
九孔鲍:经半年以上养殖,当壳长达7厘米以上即可采收上市。
杂交鲍(黑鲍):经1年以上养殖,当壳长达8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收上市。
杂色鲍:2公分以上的杂色鲍经1年以上的自然养殖,当壳长达6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收上市。
运输和贮存
运输成品鲍鱼时,短途运输可干运,长途运输应贮存在盛有海水并能供氧的容器中,密度较大时应要求进行充气。适宜的运输水温为10℃至22℃。
品质特色
鲍鱼的质量特色包括感官特色和理化指标。感官特色主要从壳形、壳色、肉质、足部等方面进行评价;理化指标则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可以选择出优质且适合养殖的鲍鱼品种,并采取适当的养殖措施,最终获得高品质的鲍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