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海棠的养殖方法如下:
繁殖方法
播种:可秋播或沙藏后春播。实生苗生长缓慢,要5~6年后才能开花,且常产生变异,故仅作为砧木培育和杂交育种之用。
分株:多行于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
嫁接:园艺品种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荆子或海棠实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
土壤选择
紫色海棠喜好肥美松散、排水性优越的沙质土。在家中养殖时,可用腐叶土加入适量的河沙再加入适量园土配制,并加入部分骨粉或其他有机肥。
浇水
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夏季气温高时,盆土容易干燥,需充足浇水。冬季需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微湿即可。
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平衡肥料。秋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可增施一次磷钾肥,如向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修剪
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等,促进通风透光。花后及时疏果,留果位置应重点突出,以平衡树势。
光照
海棠花喜充足阳光,但也需要部分阴影。盆栽海棠需定期挪动花盆方向,使其受光均匀,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灼伤。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病害。
换盆
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并有良好排水透气的沙质土壤。盆底可放些腐熟的饼肥、动物蹄甲、骨头等做基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养殖紫色海棠,使其健康生长并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