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虾蛄的养殖方法如下:
苗种准备
来源:虾蛄的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海区,也有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规模。
捕捉与运输:天然苗种通常用定置涨网和底拖网捕捉,运输时要注意避免高温、日晒、雨淋和风吹,高温季节宜夜间运输或加冰块降温。
运输时间:控制在10小时之内,以确保成活率。
场地准备
清塘:养殖塘在放养前必须清塘,消除敌害生物及致病病源。
消毒:使用高浓度的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放养技巧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苗种品质与规格、饵料供给情况、养殖管理程度等因素确定。
温盐度过渡:若天然苗与养殖地处于不同海区,需注意水温与盐度的差别,并采取过渡方法。
养殖管理
饵料投喂:根据虾蛄的生长生理需要投喂饵料,注意不要过量,以免污染水质。
病害预防:注意预防各种病害,保持水质清洁。
环境设置:养殖大棚应建在取水方便、地下水资源丰富且离海近的区域,养殖池底四周向中央平缓降低,中央设有集污口。
其他注意事项
选择苗种:选择个体大小均匀、体表光滑的虾苗。
肥水:放养前2~3天开始肥水,设置气石,加水至适当水位,并加入漂白粉稀释液。
养殖设备:使用适当的养殖设备和工具,如过滤器、灯、盐度计、底砂等,以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以上是台湾虾蛄养殖的基本方法,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