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肉牛怎么养殖

奇闻解码 · 2025-01-05 04:04:23

巴西肉牛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低成本放牧

巴西气候适宜牧草生长,草场维护和土地种植成本低,饲草和土地资源丰富。放牧是巴西肉牛养殖的主要模式,管理较为精细,重视草场改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自觉执行围栏放牧和以草定畜。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草场退化,并实现了粪尿的自然消纳,避免环境污染。草地围栏放牧规模一般为100头/栏,设有补饲槽和自动饮水设备。

集中育肥

集中育肥一般在每年的冬季进行,此时雨水相对较少,牧草质量不高。集中育肥采用短期(3个月)集中育肥,肥育场含隔离场,采用电围栏方式,没有牛棚或牛舍,中间有活动高地。集中育肥虽然饲养成本高于放牧,但集中肥育的比例低(2%)。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参股养殖场,分摊了集中肥育资金压力。放牧饲养克服了舍饲养母牛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基础母牛群大,架子牛来源充足,品种相对固定。

高谷物肥育

约6%的肉牛采用宰前90天左右的高谷物肥育。这种方式主要在宰前120天左右进行,肉牛的出栏月龄集中在18-24个月左右,出栏体重保持在550公斤上下浮动。育肥场一般采购6-8个月大的犊牛,体重通常为180-220公斤,售价在9-12雷亚尔/公斤。集中育肥期间,每头牛每日消耗10-15公斤全价饲料。在6-12个月的牧场生活中,只有在干旱季节或草质不佳时,每头牛每日补充1-2公斤的浓缩饲料,其余时间几乎没有。

放牧加少量补饲

约4%的肉牛采用放牧加少量补饲的方式肥育。这种方式在热带和温带草地上以草饲为主,同时补充一些精料。放牧加少量补饲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同时保证肉牛的营养需求。

建议

选择适合的育肥模式:根据当地气候、草场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育肥模式,如低成本放牧、集中育肥或高谷物肥育。

注重草场管理:通过草场改良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草场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科学饲养管理: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加强疾病防治,保证肉牛的健康生长。

规模化养殖: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这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巴西肉牛的养殖效率和肉质品质,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