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怎么养殖最好

百科旅行号 · 2025-01-05 04:22:05

养殖黄鱼的最佳方法如下:

养殖环境与设施

池塘养殖: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能每天换水的池塘,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塘要深2-3米,池水透明度要在半米以上,水温最好保持在8-28度,溶氧要保持每升5毫升以上,池水偏碱性。

海水网箱养殖:多选择在避风、潮流畅通、水深5米以上的海湾,网箱规格常见3×3×3米或4×4×4米,材质多为聚乙烯,耐用且对鱼体损伤小。

苗种选择及运输

选择规格:一般选用鱼种规格为80-1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放苗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经过五个月的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400克以上)。

运输:采用活水运输,本地用活水船运输,运输密度控制在20公斤/米³以下,运输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之内。

入池驯化

适应阶段:鱼种入池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避免有的大黄鱼游到滩面搁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池塘圈养(用网拦围),设置食台。鱼种入池后2天不必投饵,让它们在圈养范围内自由活动。

饵料驯化:首选饵料为新鲜低值鱼及沿海小鱼虾自行加工成鱼糜,加以粗饲料及添加剂作配合饲料。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也要经过新鲜饵料鱼与饲料混合的一段驯化时间。在饵料驯化阶段主要工作要做:定点(设置投饵台),定时(一般为早晚各一次,即上午6:00,下午6:00)。

饲料投喂

幼鱼阶段:主要以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为食。

成鱼阶段:主要以鱼类或虾蟹类甲壳动物为食。配合饲料要满足大黄鱼营养需求,粗蛋白含量40%-45%。日投喂量根据鱼体大小、水温、水质等调整,一般幼鱼阶段占鱼体重5%-8%,成鱼2%-5%。每天分2-3次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原则。

水质管理

池塘养殖:通过换水、增氧机增氧等措施改善水质。

网箱养殖:需定期清洗网箱,防止网目堵塞影响水体交换。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设施消毒。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设施消毒。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大黄鱼易患烂鳃病、肠炎病等。烂鳃病可通过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治疗。

养殖密度

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400-700尾。

网箱养殖:每立方米放养30-50尾。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黄鱼,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