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轴承的原理主要涉及 在轴承内部使用自润滑材料或预先填充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以下是详细解释:
自润滑材料的种类
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铅等,这些材料在轴承的滑动层内或基体上形成固体润滑膜。
液体润滑剂:在某些应用中,也可以使用液体润滑剂,如润滑油。
润滑机制
固体润滑膜的形成:在轴承运转过程中,固体润滑剂会从嵌入的孔或槽中逐渐转移到摩擦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且牢固附着的固体转移膜。这层膜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磨损。
自润滑材料的迁移:随着摩擦的进行,嵌入的固体润滑剂会不断向摩擦面提供,确保长期运行时摩擦副的良好润滑。
应用特点
无需外部润滑:自润滑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添加润滑剂,简化了维护过程。
适用于特殊工况:自润滑轴承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低速等苛刻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结构特点
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通常由金属底材和嵌入底材的孔或槽中的固体润滑剂膏体构成,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极压和耐磨性能。
总结:
自润滑轴承通过在内部使用固体或液体润滑剂,形成固体转移膜,有效降低摩擦磨损,无需外部润滑,适用于特殊工况,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运转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