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太小的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环境
温度:保持鸡舍温度在18℃-24℃之间,避免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的现象。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火炉来调节温度,特别是在夜间和阴雨天。
湿度:湿度应控制在50%-55%之间,以保持鸡舍干燥。可以使用除湿器或干燥剂来调节湿度。
鸡舍高度:鸡舍地面应高出普通地面2-3cm,以防止雨水倒灌。
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饲养密度
1-2周龄的小鸡每平方米可以养30只,之后每增加一周,密度减少5-6只。
定期检查鸡群,将弱雏和病雏单独饲养,避免疾病传播。
饲喂方法
初期饲料:刚开始喂食时,以泡好的小米粒为主,逐渐添加其他饲料,如新鲜菜叶。
饮水:提供充足的饮水,水温保持在32℃左右,并添加高锰酸钾溶液(0.01%-0.02%)以消毒和预防疾病。
饲料搭配:根据雏鸡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包括谷实类、糠麸类、油饼类、动物性饲料等,并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日常管理
分群:根据雏鸡的体质和大小进行分群饲养,避免弱雏和强雏互相影响。
巡查:每天定时巡查鸡群,观察精神状态、粪便情况、饮水和吃料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使用福尔马林、百毒杀等消毒剂,确保鸡舍卫生。
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按照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如鸡疫免、弱毒疫苗等。
药物预防:定期使用抗生素或消毒剂进行预防,如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预防白痢、球虫病等疾病。
光照管理
光照强度: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之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白天采用自然光照,中午炎热时节适当遮光休息。
光照时间:一周龄内每天活动10-20分钟,之后逐渐增加至6-7小时,20日龄后可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活动时间和光照强度。
通过以上几点细致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