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种鹅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养殖场所的选择、鹅种的挑选、雏鹅和育成鹅的饲养管理、以及种鹅的配种和产后管理。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养殖场所的选择
选择有湖泊、河流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但必须是活水,避免使用死水。
养殖场地应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并且远离城市污染,鹅舍间距要大于500米。
鹅种的挑选
根据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鹅种,引进健康、生长快、产蛋多、受精率高的种鹅。
雏鹅应选择羽毛整洁、活泼、叫声洪亮、腿脚结实、肛门干净的个体。
雏鹅的饲养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混合,每天喂6到8次,白天4到5次,晚上2到3次。
雏鹅1周龄后开始短途放牧,每次放牧时间约半小时到1小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停止放牧。
保持鹅舍温暖、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55%左右。
育成鹅的饲养
中鹅阶段以放牧为主,每天放牧9小时左右,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放牧时避免乱赶乱追。
育成鹅在产蛋期以舍养为主,放牧为辅,保持鹅群营养需求,每天补饲2到3次。
种鹅的配种和产后管理
种鹅配种多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注意公鹅的配种能力。
产蛋期母鹅以舍养为主,放牧为辅,保持圈舍干净干燥,饲料高蛋白营养充足。
产后母鹅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应减少精料,增加饮水,保持环境温暖舒适。
疾病防治
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注意观察鹅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饲养管理
制定合理的种鹅饲养管理模式,选择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个体留作种用。
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饲料比例,提供充足的饮水。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种鹅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