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山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场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且有丰富天然植被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
合理划分区域,包括生活区、育雏区、放养区和隔离区。育雏区需要搭建温暖、干燥且能良好调控温度的鸡舍,温度保持在32 - 35℃左右,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逐步降低温度。放养区要围好栅栏,高度建议在1.5 - 2米左右,防止鸡走失及外来天敌侵袭。隔离区用于安置生病或疑似染病的鸡只,避免疾病传播。
鸡苗选择与引进
选择正规、口碑好的种鸡场购买鸡苗,查看鸡苗的精神状态,健康的鸡苗应活泼好动、眼睛明亮有神、绒毛整洁有光泽。
尽量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山地环境的山地鸡品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在引进鸡苗时,要做好运输防护工作,确保运输箱内温度、湿度适宜,密度合理,避免鸡苗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挤压、受热或受凉等情况,尽量缩短运输时间,确保鸡苗安全抵达农场。
科学饲养管理
饮食搭配:山地鸡主要吃地里生产的粮食蔬菜,再搭配少量的有机饲料。粮食方面可以选用玉米、稻谷、小麦等,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鸡生长所需的能量。同时,适当添加青草、绿叶饲料,补充维生素,帮助消化。
饲养环境:山鸡比较敏感,饲养场地的突变、特殊音响、生人接近等都属于不良刺激,可能引起山鸡的惊群,所以要保障饲养环境的不变,减少疾病传播。养殖场要全封闭网覆盖,以免山鸡飞走。准备放养前,需要先进行消毒。
疾病防控: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天定时清扫,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定期注射疫苗,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分群饲养
根据山鸡的生长状况、习性特点,在不同的阶段要注意山鸡的分群状况。育雏期倒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让山鸡们好活动就行。但是当它们长大后来到青年和成年期,就要开始注意分群了,不仅要以个头大小分群,还要注意山鸡的公母和体力的强弱,避免饲料浪费和争斗。
其他注意事项
防止惊飞和互啄:在饲养山鸡的过程中,去放饲料时一定不要过于大声,尽量放低自己的音量,防止山鸡群被吓到,出现惊飞时引起的撞死与撞伤。在放完饲料后注意及时离开鸡群,不要一直在那里盯着,不然也极易引起惊飞。防止互啄就是要做好上述的分群工作,如果看到山鸡被其他山鸡啄到,一定要将被啄的山鸡单独隔笼喂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本地山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最终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