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金鲳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池塘的准备
建造深两米、坡比1:2.5的池塘,池底有6-10厘米的淤泥,排灌要方便。
池塘应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开阔向阳,池深2米,坡比1:2.5,沙泥底质,池底淤泥6~10厘米。水源为九龙江中港水,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为7.0~8.2,盐度范围在5~12‰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5千克/升,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千克/升。
利用冬闲干塘曝晒后翻耕平整,加固、加高池岸,对进、排水闸门渗漏水、塌陷处进行维修,清除过多淤泥。池深达2.5米,各池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安装40~50目筛绢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每池安装4台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池内建面积1~1.5亩暂养池。改造后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化水后干池泼洒消毒。
水质调控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使用生石灰和山茶麸进行消毒和培肥水质。
保持水质稳定,使用维诺众养菌进行藻类培养,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改善水质。通过控制藻类的繁殖,减少气候变化和水中藻相所引起的水质波动,维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鱼苗投放
投苗前15天进水80厘米,每亩用10~15千克茶籽饼温水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以杀灭野杂鱼卵。每亩投施100~150千克发酵有机肥,待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即可准备投放鱼苗。
在5月中旬,水温达到20℃时,每亩放养体长2.5~3厘米淡化的金鲳鱼鱼苗2500尾,鱼苗购自厦门,先投放于暂养池培育。每亩混养200尾体长为5~6厘米鯵鱼苗、4000尾体长为1.5厘米淡化斑节对虾苗,直接投放大塘。放苗时池水茶褐色,含有丰富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为30厘米,盐度为80‰。
饲料投喂
平时投喂时若是晴天每天投喂两次,阴雨天要减少量。
金鲳鱼为食肉性鱼类,除对其投喂绞碎的鲜鱼外也可以使用饲料。在夏季即6、7、8三月时,投饵量可以控制在鱼苗体重的20%以上,在低温季时则相应降低投喂量。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鱼苗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使用维诺驱虫清等药物控制害虫数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日常管理
每天测量3次水温、水质和鱼苗活动情况,每7天测1次海水酸碱度,每隔半个月检查一次鱼苗的体长和体重。
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池塘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野生金鲳鱼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稳定、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投喂饲料、及时消毒和防治疾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