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甲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
池塘应远离污染源,保持清洁,并在养殖前进行杀毒工作。
设置晒背的地方,防止甲鱼逃跑,高度约一米。
甲鱼苗选择
选择健康、规格整齐的甲鱼苗,放养前进行为期15天的分级暂养,使其适应环境。
饵料选择
甲鱼偏爱肉食,可以使用畜禽内脏、残料等天然饵料,同时搭配少量植物性饵料,保证营养均衡。
养殖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5亩左右,坡度比1∶2,底部平坦,淤泥厚度25厘米,水深1.8~2.5米。
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7~8.5,溶氧5毫克/升以上。
池塘四周建造防逃墙,墙高40厘米,墙顶向内走檐10厘米,内壁光滑。
搭建晒台,台面高出水面15~25厘米,倾斜的一侧延伸至水面下20~30厘米。
清塘消毒
甲鱼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75~15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后7天注水50厘米,施用经发酵的有机肥料,对池塘水进行培肥。
放养时间和密度
甲鱼种苗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放养,最迟也要在立春前结束放养。
放养密度为每亩250~300只左右,鲢、鳙鱼为每亩200~250尾,鲤、鲫鱼为每亩150~200尾。
饲养管理
饵料以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投喂方式一般采用水下投喂,饵料离水面2-3厘米。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
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注意病害防治,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稳定和清新,定期进行换水。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残饵,减少有机质的积累。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投放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益生菌制剂,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甲鱼,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