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养
利用阳台、屋角等闲置地方,建池养殖。
在室内用砖砌成5平方米大小的方格池,高25厘米左右,垫上10厘米以上松土。
或建成长2米、宽2.5米、深0.4-0.5米的池,或按行距0.5米左右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建造。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不挖池底,在地上用砖直接垒池。
如果地势高而干燥,可向下挖40-50毫米深池,以利用保持池内的温度和湿度。
盆养
利用花盆等容器饲养,适合养殖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常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受胜蚓10-70条。
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
这种养殖方式,盆内土壤或饲料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发生变化,需要注意掌握。
缸养
在缸底钻1-2毫米圆孔用于排水,铺上10厘米厚的饲养土。
养殖床养
在地面上直接铺饲养土做成养殖床,养殖床面积5-6平方米大小,四周设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作防护沟。
箱和筐养
利用包装箱、纸箱或塑料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
箱、筐的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
养殖箱的底部和侧面均应有排水、通气孔,孔径为0.6-1.5毫米。
沟槽养殖
选择背风遮荫处,开挖沟槽养殖。
沟槽长10米,宽2米,深60-80毫米。
沟的上面一侧稍低,一侧稍高,有一定的倾斜度。
沟底铺15厘米厚的饲养土,沟上用薄膜、塑料板、竹帘等防雨材料覆盖,可放养3000-500只蚯蚓。
沟的表面四周应开好排水沟,沟底饲养土堆放成棱台形,以排水。
箱式立体养殖
利用立体养殖箱进行养殖,箱内设有多个层次,每层可放置多个养殖容器,以提高养殖密度和效率。
养殖建议
环境控制: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10℃以下活动迟钝,40℃以上死亡。湿度控制在60%-80%左右,保持通风良好。
饲料选择:蚯蚓的饲料包括腐熟的有机物、果蔬渣、剩饭剩菜等,应注意饲料的适量、均匀,不要堆积在一起,以免发生腐烂和异味等问题。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和残渣,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防害措施: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家中或小规模场地进行幼蚯蚓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