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鸡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棚址选择
选择自然、气候、生态条件良好和无工业污染的地方,最好是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空闲农田、草地或林间空地。
棚的位置应坐北朝南,东西向开门,南北向开窗。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地方品种,如广西瑶鸡、茶花鸡、青脚麻鸡等,这些品种抗逆性强,产品市场前景好。
棚的建造
大棚养鸡有塑料大棚、温室玻璃、连体拱棚等方式,建议用塑料大棚,比较经济实惠。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毛竹、塑料薄膜、遮阳网等,搭建占地132平方米的鸡舍,一般长22米,宽6米,高2.0~2.5米。鸡舍内部以毛竹作成支撑架,四周用塑料薄膜、遮阳网围绕,每批可饲养2000羽。
环境调控
棚内可安装电灯,增加光照时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3℃,中午不高于30℃。
经常打扫卫生,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如养蛋鸡,则沿墙砌成分层的产量窝若干个,墙的周围应安装距离地面50厘米的栖息架等。
铺设细沙
塑料大棚养鸡,湿度相对偏高,地面会有大量潮气,因此铺设细沙、谷糠等,并经常更换垫料。
中午棚舍内的温度较高,需要通风换气,夏季的早、中、晚时期卷起塑料薄膜边底并开通风孔进行换气。
疾病防控
建立科学防疫观念,做好日常消毒,有一定的隔离措施。
鸡棚周围环境及空地要撒石灰,大棚内外要喷雾消毒。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饲养管理
饲料应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饮水保持清洁、新鲜。
定期清理鸡舍,消毒杀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合理的光照和温度控制,一般需要保持每天12-16小时的光照时间,温度控制通过加装暖气设备或通风设备来实现。
日常饲喂
1月龄前,应舍饲为主,辅以放牧,加强保温;待本地鸡1月龄后,放牧为主,辅以舍饲。
在前期饲养全价饲料,后期放牧后可改为主食玉米等粗饲料。雏鸡则应先饮水后喂料,喂给雏鸡全价颗粒饲料,并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大棚养鸡,提高鸡的生产效率和养殖质量,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