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一套房子的分割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方法如下:
协商一致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决定如何分割房产。可以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也可以约定共同出售房产,分配售房款。需要注意的是,分割后需办理变更过户手续,收到钱款才算最终完成。
法院判决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在处理房产分割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不予处理:如果夫妻双方对房屋价格达不成一致意见,法院只会处理婚姻关系,不会处理房产,只能另行起诉。
判决一人一半:如果双方都给不了对方补偿,可以判决房屋一人一半,离婚后夫妻双方再去卖房,难度较大。
判决房屋归一方所有,然后给对方补偿:如果一方没有钱补偿,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例如通过过桥办理抵押贷款。
特殊情况的处理
房产证上有名:即有分权。房产证上有夫妻外其他人名字,需另行协商或诉讼分割;未成年子女名字在房产证上,需审查夫妻真实意图,是赠与还是非赠与。
无产权证房屋:处理较为复杂,法院一般只处理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例如承租公房、宅基地房屋、小产权房、违章建筑等,法院可判决使用,待有产权证后再行起诉分割。
法律规定
婚前财产:如果房产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前购买的,且产权登记在该方名下,那么该房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予分割。
婚后共同财产:对于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无论产权登记在谁的名下,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可以通过协议分割,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平均分割。
特殊情况:一方婚前支付首付款,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归产权登记一方所有,但产权登记一方需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补偿内容包括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
建议
协商解决:尽量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评估机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委托评估机构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以便法院判决时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法律咨询:在离婚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