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海参的养殖方法如下:
重视池塘建设
选择养参池时,应避开养参密集区,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的地方。水源水质要好,盐度范围在28‰~33‰之间为佳。底栖硅藻等基础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池塘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米以上。进排水渠道分设,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浅,排水闸门建成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便于底层水体能够排净。
科学放养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水平、饵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池塘条件好、技术水平高、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
放养规格:放养规格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幼参规格在20头/公斤以内,成参规格在10头/公斤以内为佳。
放养时间:放养时间要根据海参的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海参生长的旺季,也是放养的良好时机。
饵料供应:海参是以底栖硅藻等为主要食物的生物,因此要保证饵料供应充足。可以通过培育底栖硅藻等方法来增加饵料供应。
加强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水质。
饵料管理:要保证饵料新鲜、适口,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饵料。同时要根据海参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等因素来调整饵料投喂量。
定期消毒
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长期生活在水层底部,因此池底的环境,影响着海参生长发育。水层底部易积累海参粪便、淤泥、饵料、藻类,时间一长,池底的杂物开始腐烂变质,败坏水质,滋生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这样海参极易发病。为了保证海参的健康生长,要定期清理底泥,定期对池塘消毒。
病害预防
在投放参苗前要用药液进行消毒,减少海参病害的发生。
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能有效处理,保证海参处于洁净的生活环境,减少细菌滋生。
对已经发病的参池,应积极改善水质,增大换水量,根据病参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封冰期的管理
北方池塘一般在12月初到中旬开始结冰,在结冰前应尽可能的加大换水量,换出池塘内的“旧水”。入冬前及时清理池塘内的青苔,以防低温后死亡,冬季在冰下破坏水质。
封冰后如果水位不够或池塘因渗漏闸门漏水等,可以向池内注水加高水位。冬季池塘水体的溶解氧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强弱,产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照的强弱,冬季水体因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而生物耗氧较少,不会发生缺氧现象,无需开冰眼增氧,只要及时扫除积雪就可以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宠物海参,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