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白色肉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搭配
合理搭配:饲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满足鸽子生长、繁殖和各种活动的需要,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适口性。
营养需求:根据鸽子的品种、年龄、用途、生理阶段、生产水平等不同情况,确定其营养需求,制定饲养标准,然后根据饲养标准选择饲料,进行调配。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这四种营养素应满足肉鸽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
饲料种类:饲料原料要求无毒、无霉变、无污染、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可以考虑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同时兼顾原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
饲养环境
鸽舍:鸽舍应干燥、通风、避光,并有足够的空间让白鸽自由活动。鸽舍的大小一般以每只白鸽0.5平方米的空间为宜。
设施:鸽舍内需要提供食槽和水槽,巢箱,以及沙浴盆等基础设施。
饲养方法
投食:定点定时喂食,每天分两次喂食,最好在清晨和黄昏。成年白鸽每天需要30-50克的食物,饲料以杂粮为主,如荞麦、高粱等,也可以给它们喂一些菜叶等。
饮水: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清水,保持鸽舍内清洁。
卫生与消毒:定期打扫鸽舍,重视鸽子的卫生与消毒问题,最好是提前打好疫苗。
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白鸽常见的疾病有沙门氏菌病、球虫病、疱疹病毒病等。需要学会识别这些疾病的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
观察与隔离:日常需要观察白鸽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就需要及时隔离并就医。
行为特点
群居性:白鸽是一种群居动物,喜欢与同类交流、互动。因此,最好成对或成群饲养白鸽,让它们能够满足社交的需求。
季节变化
饲料调整:随着季节、饲料资源、饲料价格、生产水平等的变化,饲料配方应适当调整,及时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无机盐。
光照管理:在秋冬季节,由于白天短且多云,自然光照往往无法满足鸽子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早晚补充光线。
繁殖管理
配对:注意观察鸽子的繁殖行为,确保配对成功并建立稳定的配偶关系。
孵化与育雏:配对成功的种鸽会在7-10天后开始产蛋,孵化期约为18天。期间需提供安静舒适的孵化环境,确保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雏鸽破壳后,进入育雏阶段,提供高质量的鸽乳和颗粒饲料。
青年鸽培育:雏鸽长至月余,即进入青年鸽阶段。这时的鸽子已经可以独立采食和饮水,但仍需精心照顾,调整饲料配比,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
成鸽养殖与淘汰更新:约3个月大的鸽子已成长为成鸽,开始进入生产高峰期。根据鸽子的体况和繁殖表现进行筛选,留下优秀的种鸽继续繁殖,而那些体质较差、繁殖力低下或者年龄过大的鸽子,则会被淘汰出售或作为商品鸽出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白色肉鸽,确保它们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