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仔后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弱分窝 :将整窝猪仔分为健壮和弱小两窝,避免争食。健壮的仔猪放在囤箩内,弱小的留在母猪身边继续哺乳。使用1米多高的囤箩,铺上细稻草,厚度适中,并盖上毛毡或旧衣服以保温。轮换哺乳:
一窝仔猪装囤箩内,另一窝留给母猪哺乳。开始每隔1~2小时轮换1次,1周后每隔3小时轮换1次,30日后每隔4小时轮换1次。
饲养措施
仔猪出生7天后,及早诱食,注意防治仔猪白痢。
仔猪在生后40天内注射一次三联苗和仔猪副伤寒疫苗。
抓好早期断奶工作,母猪产后21天,乳汁分泌逐渐减少,可进行断奶。
保温防压: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新鲜。1~7日龄为31.8~28.3℃,8~35日龄为27.7~23.5℃,舍内温度控制在18.3~22.1℃,相对湿度49.7%~70.4%。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
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补铁与过仔并窝:
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开食与补料:
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0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去势与断奶:
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断奶7天以后,饲料中要添加恩诺沙星或利高霉素,防止腹泻和仔猪水肿病。50-60日龄,要适时注射猪瘟、猪丹毒、肺疫三联苗进行防疫。
卫生与消毒:
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剂消毒1次。保持环境干净,减少疫病发生。
疫病防治:
新生仔猪抵抗力差,需提供安静舒适、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减少应激反应,降低生病率。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养猪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