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溪水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建池
选择溪河边有一定落差且不被洪水冲淹的荒地建池,河岸开渠引水。
鱼池多建成长方形,长宽比3:2,每个鱼池约10~60平方米,池深1.5~1.8米,水深0.8~1.2米。
进、出水口安置用钢筋或木料制成的空隙为1厘米的半圆形拦鱼栅,进水口比出水口高10~20厘米。
水质与水温
溪水水质好,溶氧高,养鱼病害少,应主养草鱼,搭配10~20%的鲤鱼,饲料成本较低。
需要保证水质清洁,水温适宜,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稳定。
鱼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全长17~25厘米的鱼种10~30尾,若鱼池每小时能彻底换水2~3次,每平方米可投种30尾左右,否则少投。
养殖10个月,草鱼出池规格可达到1.5千克。大规格鱼种可发展稻田养鱼配套解决,亩投寸片鱼种800~1000尾,可产20厘米左右的鱼种500尾。
饲料与喂食
溪流鱼对食物十分挑剔,前1个月建议喂蚯蚓之类的高蛋白虫子,后期再换饲料喂养,饲料建议动物蛋白多些,不可喂面包等带油的饵料。
喂食不要频繁,小型鱼每天喂一到两次,大型鱼两天喂一次,每次喂食量要保证鱼在3分之内吃完,八分饱最合适。
日常管理与维护
定期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无污染物质超标。
根据需要,对水质进行适当处理,如过滤、消毒等,以提高水质质量。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整洁,防止病害和污染。
注意水温的控制,适宜的水温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溪流缸中的水流变化不宜过大,以免对鱼类造成伤害。
防逃与安全防护
鱼池边要建有防逃网,防止鱼类逃逸。
在大雨到来前夕,可将鱼池内改为封闭式的网箱,继续养殖,避免山洪冲鱼。
生态保护
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溪水鱼,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