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盆景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桩
选择植株矮小、树干粗短、生长多年、形态奇特、古朴苍劲的老桩作盆景。
移栽可在春季发芽前进行,挖掘前应先依据现有树形和造型设计,多余枝干剪除,挖掘时截断主根和部分侧根,注意保护须根,多带宿土,并用塑料膜裹严实,做好必要的保鲜保湿。
浇水
栽种前应依树姿仔细观察,设计盆景姿态、树势初稿,修剪完成栽入瓦盆或地下“养坯”,浇次透水,遮阴通风养护,常向四周喷些水雾以增加湿度。
桩材发芽后为避免回芽,不可缺水。枝条刚萌出后,应尽量保护,使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养分,促其根系恢复、生长。待树桩存活稳定下来,剪除与造型无关的枝条。为促主枝增粗、根系生长,可任由保留枝条生长。
造型
翌年可移至向阳处养护,并对稍粗的枝条进行造型。造型应因桩而异,常见造型有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双干式、临水式等。
待新枝当年尚未半木质化时,可采取修剪、蟠扎结合等方式造型,以使其树冠紧凑且富有动感。蟠扎后20天,枝条造型角度已经基本定型,可剪除绑缚的金属丝。
修剪
桑树生长很旺,耐修剪,早春整形要细致,凡是影响造型的枝条、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均要剪除。
每年开春换次盆,盆土建议选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的沙质壤土。新梢待木质化后,仅保留1-2片真叶,为促其分枝,剪除上部枝条。及时剪除内膛长徒长枝和其他和造型不协调的枝条,以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
施肥
每年春天可以施一次液肥,但夏天千万别施肥,秋天要追加磷钾肥。
生长季节期间每两周施一次,春末改施高钾肥,并持续施肥到秋天。每两年趁春季时换盆改植,使用排水良好的混合土壤。
温度和光照
桑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宜温度为25-30度,冬季气温不能低于12度,夏季气温不能超过40度。
桑树耐阴,不能接受过强和过量的阳光直射,所以在夏天时要将桑树放置在阴凉的环境中,可以适当的让桑树接受一些温和的散光照射。
病虫害防治
注意通风和排水,及时剪除病虫害枝叶,定期喷药防治。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春蚕、夏蚕等。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养殖出美观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桑树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