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房产的分割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协商分割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决定房产的归属、剩余贷款的偿还以及补偿问题。可以是一方拿房子继续还贷,也可以是把房子卖了,房款一人一半。
竞价分割
如果双方谈不拢,法院可以组织一个竞价过程。谁出价高,谁就拿房子,同时也要承担剩余的贷款。
评估拍卖
如果双方都不想要房子,或者对房子的价值有争议,法院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房子的价值,然后进行拍卖。拍卖的钱先还银行,剩下的再平分。
婚前首付,婚后共同还贷
如果房子是婚前一方付的首付,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那么离婚时,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以及房子增值的部分要平分,而剩下的贷款则是首付方的个人债务。
婚后购房
无论房产证上是否加名,婚后购买的房产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平等分割。除非能证明购房款完全来源于一方个人财产,否则均按共同财产处理。
婚后继承与赠与
婚后接受的继承或赠与房产,若明确指定赠与一方,则不属于共同财产。否则,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分割。
父母出资购房
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无论登记在谁名下,均按出资比例分割。若登记在一方名下且有财产约定,则遵从约定;无约定则平均分割,但需考虑父母出资贡献。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另一方名下,可能视为赠与,分割时需综合考量。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不成,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房产进行公平合理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