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在冬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它们能够安全越冬。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越冬管理方法:
收集群蜂
每年9月底至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是收集群蜂的最佳时期,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并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提供食物
在越冬期间,可以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小时,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补充营养,确保安全越冬。
保持适宜温度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因此,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避免干扰
将蜂笼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外界干扰,确保胡蜂能够安静越冬。
人工辅助筑巢
在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让胡蜂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便于胡蜂建巢。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范胡蜂的天敌,如鸟类、昆虫、蜘蛛和老鼠等,以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如黄尾巢螟。在巢螟产卵期间,每晚将蜂箱门关上,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恒温控制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越冬的胡蜂进行恒温控制,将温度控制在0到15摄氏度,以提高越冬存活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胡蜂安全度过冬季,确保其在春季能够顺利返回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