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蓄电池的自放电

元圆教育说 · 2025-01-05 16:09:50

蓄电池的自放电是指 在无使用情况下,蓄电池的电量自动减少或消失的现象。这是由于电池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电量逐渐消耗。自放电的具体原因包括:

正极板和负极板活性物质铅在硫酸溶液中发生置换氢气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铅自溶。

电解液不纯或极板材料不纯,杂质与极板之间以及沉附于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形成电位差,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放电。

隔板破裂,造成局部短路。

蓄电池盖上有电解液或水,使正、负极间形成通路而放电。

活性物质脱落,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

蓄电池长期存放,电解液中硫酸下沉,使上部密度小,下部密度大,引起自行放电。

自放电的速率因电池的类型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铅酸蓄电池在一昼之内,由于自放电而使蓄电池容量减少0.5%到1%。而如果蓄电池在充足电后1个月内,每昼夜容量下降超过3%,则可能表明存在故障性自放电问题。

为了减少自放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纯净的电解液。

保持蓄电池盖清洁,防止短路。

定期充电,避免长时间放置不用。

通过了解自放电的原因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性能。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