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的土鸡品种,如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等。
确保种鸡无疫病、品质优良,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
场地选择及消毒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的地方,如果园、林地或山地。
鸡舍应建在山地内背风向阳,地势相对高燥,坡度不大于35度,取水方便。
场地应远离公路主干线、畜禽饲养、屠宰及交易的场所,避免闹市和居民住宅点。
鸡舍建设
鸡舍可以用旧房改造,也可另建。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米,网距地面100厘米左右。
鸡舍应严格消毒,搞好卫生,验证舍内调温和通风设施。
育雏舍与放养区分开,脏道与净道严格分开。
育雏期饲养管理
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
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
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
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为1周期间隙光照。
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
放养期饲养管理
放养时间应在4周龄之后,放养时白天气温不能低于15℃。
饲料采用全价料和玉米等杂粮混合供给,注意诱虫、灭鼠、饮水,同时严防中毒。
适时出栏,一般是120-150日龄。
饲料喂养
雏鸡期每日喂5-6次,放养期逐渐减少至2-3次。
提供均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疾病的发生。
疾病防治
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及时查找病鸡。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发生。
日常照顾
给鸡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它们能够自由地觅食、奔跑和寻找自然环境下的营养。
注意给鸡舍保温,特别是在冬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本地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