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怎么养殖水蛭

宸爸爱学习 · 2025-01-05 17:28:22

学习养殖水蛭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步骤和知识:

养殖环境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水质优良的地方建池。养殖规模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池塘、稻田、水泥池、沟式或缸式养殖。初学者建议从沟式或缸式养殖开始,逐步掌握技术后再扩大规模。

种苗选择

水蛭的种苗可以通过购买、自繁或野外捕捉获得。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宜,因其生长能力强、产卵高、体型大、产量稳定、繁殖力高。选择种苗时,应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水蛭,避免品种混杂和没有经济价值的水蛭混入。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蛭生存的重要条件,一般要求水体pH值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更要保证水质清新,并有一定的溶氧量。

饵料投喂:水蛭为杂食性动物,可投喂螺类、贝壳、动物血液等。投喂量不宜过多,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投放5公斤左右的田螺,每周可向池塘内投放带有禽畜血块(不用添加食盐)的木块,血块的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天。

温度控制:水蛭喜温暖环境,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进入夏季后需密切关注水温的变化,若水温过高,则水蛭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建议在池塘旁边种植一些遮阴植物,并增加换水次数,使水温保持在15-30℃。

繁殖管理

水蛭的繁殖期主要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每个茧内幼蛭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蛭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养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疾病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同时,要注意水源的清洁,避免使用农药、化工品,以免水源受到污染。

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和知识的学习,可以逐步掌握养殖水蛭的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