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鸡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管理
雏鸡出壳后的前几天,室温应保持在32℃以上,以避免患上球虫病。
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应逐渐降低,每周降低2℃,直至达到正常水平。
湿度控制
初始阶段,鸡舍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之间,以利于卵黄吸收。
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湿度,保持鸡舍干燥。
光照管理
蛋雏鸡第一天光照时间2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半小时,2周后采用自然光照。
1-3天光照越强越好,便于采食饮水;肉鸡全程24小时光照,后期光照强度可以慢慢减弱。
饮水和开食
雏鸡出壳后,在15-24小时内提供1%食盐水,然后饲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前3天自由进食,3天后每日投喂6次。
前三天最好用凉开水,水温不凉手即可,水里可以加多维和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白痢和大肠杆菌。
饲料选择
初期可以使用玉米粉,如果上锅蒸成半熟更好,也可以使用饲料厂的全价雏鸡配合饲料。
雏鸡饲料应营养均衡,根据鸡苗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搭配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疾病预防
3-20日龄的小鸡饮水或饲料中要交替使用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球虫、慢性呼吸道疾病。
定期对养殖场地、设备和用具进行消毒,并适时接种疫苗,预防鸡苗患病。
环境卫生
每天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及垫料,保证环境清洁,同时保证育雏舍的通风透气性。
鸡舍外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汽入侵。
饲养密度
1-2周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25-30只;3-4周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20-25只;5-6周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5-18只。
笼养时,1-2周龄每平方米面积饲养45-55只,3-4周龄每平方米面积饲养35-40只。
其他管理
每天让小鸡进行适量运动,提高食欲,促进代谢,加快消化。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
通过以上这些细致的照顾和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小鸡苗的成活率,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