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多只兰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分株繁殖
选择气温较高、气候相对稳定的初夏季节进行分株,一般在谷雨至立夏之间。
洗净兰根后,晾晒软根,用锐利的刀片将兰株分切成单株。
在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或灭菌防腐剂,然后分植于含有5%磷、钾肥的基质中。
暂缓给水,直至5~7天后创口结痂时才能浇水,并保持较高的湿度。
新植的兰株置于透气透光和通风条件较好的室内,夜晚可用白炽灯加光5~6小时,每日喷水雾1次,每3天根外追肥1次,直至新根长出后再出室养护。
出室后逐渐增大光照量,每周用0.05%的磷酸二氢钾或复合微量元素肥料进行1次根外追肥。
3个月后,酌情施以磷钾为主、氮肥为辅的薄肥水,促进兰花生长。
新芽伸出地面2cm左右时,进一步加大光照量,3~5天根外追肥1次,9~10天盆面追施1次薄肥水。
花盆与植料
花盆应选用透气性好的陶盆或紫砂盆,避免使用塑料盆等透气性差的材质。
植料可以随时的更换,一般1-2年更换1次,以确保兰花生长良好。
浇水
兰花是“喜湿怕涝”的植物,应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避免盆土长期过湿导致烂根。
春秋两季是兰花的生长期,可以适量增加浇水次数;夏季高温时,水分蒸发快,可早晚各浇一次小水,并适当向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则应减少浇水,防止冻伤。
光照管理
兰花喜欢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暴晒。家庭养殖时,可以将兰花放在室内靠近窗户的位置,接受柔和的光照。
不同季节的光照管理也有所不同:冬季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促进兰花生长和开花;春季和秋季则需注意避免中午时分的强烈阳光直射;夏季则需做好遮阴工作,以防叶片被晒伤。
温度控制
兰花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5°C至30°C之间。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温度低于10°C,导致兰花进入休眠或遭受冻害;夏季则需注意降温,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引发病害。
环境
栽种好的兰花,在服盆成活后,要移到通风好、采光好,还能遮荫的环境里进行养护。避免放在阳台角落里,夏季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冬季避免低温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养殖多只兰花,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