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级生化处理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5 18:20:01

二级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一处理阶段主要采用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在二级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其生理活动,尤其是酶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即微生物群体或生物污泥)。这些微生物通常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等环境条件才能保持其活性,从而有效地进行生物处理。

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水的BOD5(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通常可以达到90%以上,使得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常见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

通过微生物群体在曝气池中的有氧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AB法:

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通过两个串联的活性污泥池,分别进行好氧和缺氧处理,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A/O法:

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同时去除氮和磷。

A2/O法:

改进的A/O法,增加了内回流,进一步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

SBR法:

序批式反应器法,通过间歇式的曝气和沉淀操作,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

氧化沟法:

一种连续流处理系统,通过氧化沟内的循环曝气,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

稳定塘法:

利用自然水体或人工建造的水塘进行污水处理,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

土地处理法:

利用土壤和植物系统对污水进行净化,适用于低浓度污水的处理。

二级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环保要求。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