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上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湿贴、干挂和胶粘。以下是各种方法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湿贴法
适用情况:适用于水平面位置,如地面、淋浴间地面、窗台和楼梯梯步。
步骤:
基层处理 :墙面浇水湿润,要求水泥砂浆配比不得低于1:3,拌制完的砂浆以有较好的流动性为宜。开槽:
石材挂板用双股18铜丝或钢丝钩与墙面固定,墙面用手提切割机从上而下或45度方向切槽缝,用钢钉插入缝内。
安装:
在槽口内填满拌制好的环氧胶粘剂(环氧树脂AB胶),将清洁的干挂件塞入填满胶的槽口内,再将石材板安装在钢骨架上。
灌浆:
石材板内灌水泥砂浆前墙体浇水湿润,要求水泥砂浆配比不得低于1:3,拌制完的砂浆以有较好的流动性为宜。
加固:
门窗洞及梁底朝天板应作铝片或扁铁侧面加固方案施工。
填缝:
石材板内灌水泥砂浆前墙体浇水湿润,要求水泥砂浆配比不得低于1:3,拌制完的砂浆以有较好的流动性为宜。
2. 干挂法
适用情况
:适用于室内墙面超高、室外墙面和需要用到干挂工艺的部位。
步骤基层处理
:墙面不做主副龙骨,只是用手拿电动切割机在墙面和石材背面需要安装连接件的部位各切割一个槽,用钢垫片插入槽里面。
安装连接件:
用石材环氧干挂双组份AB结构胶抹在槽内,还要同时使用硅酮结构胶配合点粘。
挂装:
根据石材的大小,确定胶的点位和数量,用膨胀螺丝打在墙面上,再用云石胶和AB结构胶来固定挑挂点位完成安装。
调整:
石材安装初步就位以后,检查平整度,确保安装质量。
3. 胶粘法
适用情况:适用于小面积、小块面材料施工范围,如文化石、装饰线、踢脚线。
步骤
基层处理:
确保墙面基层平整,无油污。
石材处理:
去除石材背面的油性防护剂,确保粘结剂能够良好粘结。
点粘贴:
使用石材专用胶水,在石材背面均匀涂抹,点数范围不能超过25cm,点数不能小于3-4cm,胶水厚度大于0.5cm。
安装:
将涂抹好胶水的石材放置在预定位置,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确保粘结牢固。
检查:
安装完成后,检查石材是否平整,有无空鼓现象。
注意事项
基层处理: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基层都必须处理干净、平整,无油污,以保证粘结剂的粘结力。
粘结剂选择:
根据石材的类型(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和颜色(浅色或深色),选择合适的粘结剂。浅色石材建议使用白色柔性粘结剂,深色石材可以使用灰色柔性粘结剂。
施工工艺:
确保粘结剂涂抹均匀,无漏涂现象,粘结剂层厚度一致,以保证粘结强度和美观度。
检查与调整:
安装完成后,必须检查石材的平整度和牢固度,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石材能够牢固地粘贴在墙上,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