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菌的养殖方法如下:
方法一:传统栽培方法
栽培基质准备
将木屑、细米糠、糖、石膏、硫酸镁、黄豆粉、腐土、灵芝生物素放入培养基内搅拌均匀。
控制水分含量达60%到70%,进行灭菌处理后装袋。
在无菌室接种荔枝菌栽培种,然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室。
培养过程
每隔三到四天翻动一次菌袋,培养七到十二天后,将菌袋移至无菌室分装。
分装后的菌袋再次接种荔枝菌栽培种,继续移入培养室培养。
成熟期管理
等荔枝菌丝长满后,除去菌袋。
保持培养棚内温度为25到28度,气湿度保持在80%到90%,并通风一到三小时,直到灵芝实体和荔枝菌实体成熟。
方法二:利用毛木耳栽培基质浸提液的方法
繁殖白蚁
频率为0.5~1.5小时/天,用管子向土壤中注入毛木耳栽培基质浸提液。
毛木耳栽培基质包括芒果木屑等。
荔枝菌培育
选取野生荔枝菌作为种源,分离母种,经传代培养得荔枝菌栽培种。
将荔枝菌栽培种接种于灵芝菌丝体发酵菌浆上培养30-60天得荔枝菌菌丝球。
人工搭建大棚,整畦,铺上灵芝菌丝体发酵菌浆,将荔枝菌菌丝球分散后置于其上栽培。
定期喷水、通风、施以光照直至荔枝菌成熟。所使用的灵芝菌丝体发酵浆可以是红芝、紫芝或血芝菌丝体发酵浆。
建议
选择合适的基质:根据荔枝菌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以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控制温湿度:荔枝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要求,需定期监测和调整培养室的温湿度。
通风管理:适当的通风有助于荔枝菌的呼吸和菌丝体的生长,同时防止杂菌的滋生。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菌袋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荔枝菌顺利生长和成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荔枝菌,并提高其生长成功率和菌丝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