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绿鱼(青鱼)的方法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缸池养殖和塘坑养殖。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技巧: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选择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
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cm。
鱼池面积和深度根据养殖阶段不同而有所要求,鱼苗池面积667-2500平方米,水深1-1.5米;1龄池面积2000-4000平方米,水深1.5-2米;2龄池面积3500-5000平方米,水深1.8-2.2米;成鱼池面积5000-10000平方米,水深2-2.5米。
鱼池底质要求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并在养殖前进行清塘消毒。
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用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需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
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饲养管理
第1-10天每天投喂豆浆,前5天每天30kg/公顷,后5天每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
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时加至1.3-1.5米水深。
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
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成为夏花鱼种后,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进行2-3次密集锻炼。
龄鱼种培育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青鱼8-10万尾/公顷,鳙鱼1.8-2万尾/公顷,鲫鱼0.5万尾/公顷。
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3kg/次。
网箱养殖
选择养殖水域
选择阳光充足、水质好、土壤肥沃、通风良好的地方。
养殖前进行池底淤泥清理和修建新池壁。
水质管理
定时进行水质检测,泼晒维诺众养菌进行水质调水和活水,保证池塘清洁。
控制饲料投喂量和次数,加强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治。
网箱设置
注意网箱的密度控制,饲料选择和投喂量的控制,疫病防治。
缸池养殖
选择容器
缸或池适用于小型养殖场和家庭养殖,投资成本低,养殖周期短,方便管理。
注意缸或池的大小和水质,定时换水以保证水质清洁和养殖环境稳定。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维诺众养菌等调水措施。
塘坑养殖
选择养殖环境
利用活土、田间沟渠等进行养殖,清理出积水坑或塘坑,并进行环境改造,如加农家肥、堆积石灰等。
养殖密度
注意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饲料投喂
饲料要优质,无霉变和变质,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
定期投喂,确保青鱼吃饱,并根据生长情况逐步增加投喂量。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水质和鱼类生长情况。
6-9月晴天中午开机增氧1-2小时,阴雨天半夜开机,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
总结
养殖绿鱼需要注意池塘或养殖池的选择与建设、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