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枞的步骤如下:
种植时间
鸡枞菇在春季种植为宜,特别是每年3-4月份,此时气温在12-18℃,是鸡枞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时候制袋接种,不需要加温,成功率高。接种后40-50天菌丝长满袋,气温回升后即可埋入土中,很快就能长出第一批子实体,并可延续采收到当年的9-10月份。
栽培袋的制作
培养料与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相同。使用17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套上颈圈并加棉塞或打洞贴胶布封口。灭菌后待料温降至25℃时接种,每瓶原种可接20-30袋,加大接种量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减少污染率。接种好的菌袋放置在洁净、黑暗的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16-20℃,经40-5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袋。继续培养,袋壁上会出现许多珊瑚状瘤点,说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在4-6月份即可埋袋栽培。
栽培场地的选择
栽培场地应选择南北朝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酸性的菜园地或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先整成宽40-100厘米、长视场地而异、深15厘米的凹畦。根据鸡枞菌喜酸性环境和对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不敏感的特性,不宜在畦底撒石灰粉,但可以撒食粮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畦周围要开好排水沟。
栽培方式
将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整齐地排入畦内,覆上20厘米经太阳曝晒过的菜园土或林地肥土(以不板结为佳),使畦地高出地面15厘米成凸畦。畦面盖上废报纸或竹叶、松针等,以保湿遮阳。
管理
脱袋覆土后的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子实体开伞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其分化发育。在出菇期间,要注意控制温度在24-28℃左右,夏天高温时要加棚顶遮光。
采收
第一批子实体采收结束后,可连续开采至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时要注意保护菌丝,避免损伤,确保能够连续产出子实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鸡枞,获得较高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