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鸭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准备
选择1亩稻田,用塑料网片围成80~100厘米高的网墙,网眼大小以10日龄以上鸭钻不出为宜。
在稻田的一角划出33平方米空地,并用同样网片将四周围好,只留50厘米宽的小门朝向大田的中心位置。
场地填平围好后,取其中12平方米搭建简易鸭舍,确保不透风漏雨和防止老鼠等动物窜入,另外的21平方米用作鸭的活动场地。
品种选择
选择生活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如滨湖麻鸭、建昌鸭等,以适应水稻栽培特点。
有条件的可选择野鸭和家鸭的杂交种。同时,要做好疾病防疫,雏鸭未开食前要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油乳疫苗,放养前再皮下注射鸭瘟疫苗。
稻鸭共育
水稻培育:如单季稻可于5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移栽。大田移栽前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2~18千克。水稻整个生育期内不需施药治虫除草,只于移栽后的第五天施一次生物有机肥。
鸭的饲养:于水稻移栽前2天,按每亩放养50只的标准购回雏鸭,先放入田角的空旷围栏内精心饲养10天。在水稻移栽后的第七天赶鸭下田,让其自由觅食稻田里的杂草害虫。
田间管理
稻田里放养一些螺蛳和较多的浮萍等繁殖生长速度快的水生动植物,使鸭有足够的饲料来源。
平时始终保持水层3~6厘米(收割前7天除外),以不露泥为好。
鸭子虽然吃杂草,但是不吃稻叶,可以在稻田昼夜放养鸭子,夜间能见度更强,鸭子喜欢在夜间集团活动吃草。
疾病防治
搞好隔离消毒,进苗前做好育鸭舍和用具的彻底清洗、消毒工作,进苗后鸭舍和用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根据当地疫情,科学制定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番鸭三周病二联苗,15日龄注射鸭瘟疫苗。
训练与喂养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水,24-28小时内开食。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鸭子喜水,水稻也喜水,但水位要求不同,初期水位应控制在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随着鸭的成长,水位逐渐增加。
每天每只鸭用50克—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要定时定点饲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稻谷鸭的有效养殖,既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又能提高稻米和鸭肉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