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的种植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
苦苣主要有花叶和板叶类型。花叶品种叶簇半直立,株高35厘米、开展度约30厘米,呈盘状,叶缘深缺刻,微有苦味,较耐热,单株重0.5~0.8千克,生育期70~80天,目前国内栽培品种多属此类,如博龙太、瓦龙妮、美国大苦宦等。
播种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水分适宜、2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播种要均匀,每亩用种量50克,播后覆细干土厚约0.5厘米,幼苗具6~7片叶时定植到大田。利用温室、大棚和遮阳网等设施全年皆可播种。春季育苗移栽,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秋季多直播,7~9月均可播种,以8月中旬播种为佳,也可育苗移栽。秋播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做好遮阳降温、防雨驱虫工作。
定植
苦苣忌连作,前茬以葱蒜类、豆类作物为佳。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定植前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5千克。翻耕后筑宽1.2米,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每亩栽1万株。早春露地栽培应铺黑色地膜,秋季栽培铺白色地膜。
田间管理
定植后浇足缓苗水,5天后幼苗恢复生长,保持土壤湿润。叶簇生长期除保证充足水分外,应及时追肥,每亩施尿素15千克,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为减轻苦味可进行软化栽培,覆盖黑色遮阳网遮光,并保持叶片干燥,将外叶顶部扎住。定植缓苗后,开始中耕。前期要浅,中期要深,后期做到不伤根。叶簇旺长期后,以浇代锄。
常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虫和菜青虫,可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
苦苣可多次采收嫩茎叶,一般植株有6片真叶或株高10厘米时,可用剪刀剪或手掐采收。春季半月采收1次;夏季10天采收1次;秋季1个月采收1次。采后马上浇水,并追速效性氮肥。每茬生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产品质量。采收后要及时整理,去除杂草和老叶,食用或上市销售。
留种
苦苣菜留种多在秋季播种,防寒过冬,到春季带土移植于采种田,或就地间苗后留种。通常株行距均为30厘米。在6月前后抽薹开花,可达到结实饱满的目的。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种植苦苣,并在适宜的季节收获其嫩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