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塘怎么养殖

大政教育 · 2025-01-05 19:05:07

春季鱼塘的养殖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合理放养

根据饵料和水质条件及市场需求,确定主养品种。

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3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1500尾。

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混养,以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提高水温

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8-1.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鱼类提早开食和生长。

开春后,勤注水,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

调节水质

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

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cm深的新水,并每亩水面用20-30kg生石灰全池泼洒。

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透明度以30-40cm为宜。

及时开食

当鱼塘表层水温达到15℃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以2小时吃完为度。

可以进行引食驯化,先用3-5天时间撒入少量细料于食台的池边进行引诱,然后逐步缩小范围,直到定点投喂于食台上,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提早防病

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春季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20kg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

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杀菌。

春季鱼池常发生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多因管理中操作不慎致使鱼体受伤引起。另外,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也时有发生,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设备维护

检查鱼塘的进排水系统、增氧设备等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

同时,也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水质监控和肥水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肥水,保持水质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

使用高效氨基酸肥进行肥水,如肥爽2号(18kg)+ 滤饵多泰 + 藻源宝低温肥水组合,稳定水质,减少病害。

勤改底

气温升高后,池底虫卵开始萌发,应每10天使用1次底康1号等改底产品,清除池底污泥,改善水质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确保春季鱼塘养殖的成功。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