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种子繁殖
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3-4月份进行。
播种方法:将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后直接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
出苗后管理: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地下茎繁殖
繁殖时间:四季均可进行。
操作方法: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下茎150公斤左右。
扦插繁殖
扦插时间:7月份进行。
操作方法:剪取地上茎15厘米长,条栽于新开好的沟中,沟深10厘米,行距3-5厘米,株距3-4厘米,插后浇透水,然后再视墒情浇催根水,并经常保持湿润。
压条繁殖
压条时间:7月-8月进行。
操作方法:将生长健壮的成蒿齐地面割下,去掉上部20厘米的嫩茎,然后开沟置于整好的大田,沟深6厘米左右,行距45厘米,成蒿要首尾相连,栽后覆土浇水,当年茎秆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3月陆续萌生大批新芽。
田间管理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选择非菊科作物,保证良好的排灌条件和土壤肥力。
耕作与施肥:深耕细耙,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化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
浇水保湿
耐湿性:藜蒿耐湿性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除草
清除杂草: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施肥
追肥: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利用大棚或双膜覆盖进行反季节栽培,控制棚内温度,提前上市,春节前后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
注意事项
品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商品性能好、产量高的藜蒿品种或本地驯化种。
地势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尤以砂壤地为宜。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病叶和杂草,保证藜蒿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藜蒿,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