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停按钮通常采用常闭触点的原因主要涉及 故障安全原则、可靠性和操作习惯以下几点:
故障安全原则
当急停线路出现故障(如断线)时,如果急停按钮接的是常闭触点,由于线路断开,PLC会检测到这一变化,并可能触发报警或停机保护机制,从而提前预警并允许维护人员介入检修。这种设计遵循了“故障安全”(Fail-Safe)原则,即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设备应自动进入安全状态。相反,如果急停按钮接的是常开触点,一旦线路断线,PLC可能无法及时检测到这一变化,导致急停功能失效,增加了事故风险。
可靠性
常闭触点在常态下是闭合的,这意味着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电路是保持连通的。这种设计减少了因触点接触不良或线路松动等原因导致的误动作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常闭触点相对不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振动以及灰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操作习惯
长期以来,工业界已经形成了将急停按钮设计为接常闭触点的习惯。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操作人员快速适应不同设备的急停操作,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常闭触点的使用简化了硬件设计,使得PLC的输入电路和编程更加直观和可靠。
综上所述,急停按钮采用常闭触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且迅速地切断设备电源,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操作便捷性。